中文版

文创| 习香记——古代“男神”苏轼与香的二三事

2022年10月14日10:04 文创信息部

雪中春信

苏轼在香道上的造诣,除了“离经叛道”的苏内翰贫衙香,雪中春信更是香中翘楚。此香来自《香乘》卷十八,凝合花香。香附子四两,郁金二两;沉檀香一两,用建茶煮过;麝香少许;樟脑一钱,用石灰制过;羊胫灰四两。将以上原料研成粉末,用蜜炼调和均匀,焚香、窖藏之法如常。便是苏东坡合过的香——雪中春信。

相传,苏东坡为了合成此香,足足耗时七年时间。当初为了合出早春寒意料峭时、梅花初绽的香气,反复揣摩香方,调整气调,一直未得满意……宋哲宗元五年正月初七,一场春雪飘洒而来,似乎专为他酝酿了许久的“雪中春信”而来,院中的梅花,在薄薄的银纱下,花姿姣丽,暗香涌动。正是应了那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苏轼遣人取下了九百朵梅花花心的积雪,并取出御赐的羊脂玉碗,将梅花花心之雪置于其中。并叮嘱侍女取雪时摒弃杂念,感念天地,存爱梅之心,因“此雪为纯阳至真之物,此碗盛之可使花气不散”。自此,“雪中春信”终于合成。

图源网络

它蜜意清香,墨梅花开,冷暖腾绕,香味中夹着两层春意气息。初调的寒凉之后,渐渐升腾围绕起一股暖意。这方子有诸般变化,但归根结底,是对“冷”、“暖”两个元素的不同理解。中后调,海南沉香的温润厚实则开始充斥鼻腔,沉稳、坚定和柔美。无限清冷幽静,却又暗藏盎然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