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南海文博微课堂(三)丨螺钿妆成翡翠光

2020年03月16日17:21 公共服务部

螺钿简史音频(点击收听)

螺钿历史悠久,考古发掘表明,早在西周时期就已有将蚌壳镶嵌在漆器上作装饰了。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当属从西周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螺钿器物,如1983年, 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西周墓中出土的“彩绘兽面凤鸟纹嵌螺钿漆罍”。至唐五代时期,螺钿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准,发展到在钿片上雕刻出精细的纹饰来表现主题,1955年洛阳唐墓出土的“螺钿花鸟人物纹铜镜”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明清时期螺钿工艺达到顶峰,出现了厚螺钿与薄螺钿镶嵌并存的局面,宫廷造办处内有专门工匠制作皇家御用的嵌螺钿器。

螺钿工艺音频(点击收听)

螺钿所用的贝壳片由于用材不同,有厚有薄,故有厚螺钿和薄螺钿之分。厚螺钿的螺片厚度一般在 0.5毫米—2毫米之间,因厚螺钿壳片较厚,硬度大,又称之为“硬螺钿”。主要取材自河湖中的蚌壳,一般多为白色,色彩单一。薄螺钿则一般在 0.5毫米以下,因裁切精薄如纸,又谓之“软螺钿”。主要选用珍珠贝、夜光螺、鲍鱼壳等优质海贝,属于彩螺,光泽绚丽。这些海贝经过处理后,即可用于制作精细的图案,并闪烁出绿、红、蓝光。另外还有一种方法,是在透明的钿片下面衬上不同的色彩,后嵌贴到漆器上,所衬各种颜色是通过透明壳片而显色,称为“衬色螺钿”。

明代著名漆工黄成在其名作《髹饰录》中记载了螺钿漆器的制作技艺:

 

这段话简明阐述了螺钿镶嵌工艺的定义,制作时的构图技法以及用料原则和艺术特点。

清代诗人刘应宾有诗“螺钿妆成翡翠光”,说的是螺钿的光泽堪比翡翠,华美高贵,赏心悦目,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螺钿它将天生丽质这一词完美演绎,并以其光而不耀、内敛有节制的独特魅力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牢牢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一席。

寻找螺钿

螺钿作为一种最常见的传统装饰工艺,从古至今被广泛应用于漆器、家具、插屏、盒匣、盆碟等工艺品上。

 

我馆文创产品——黑檀木镶螺钿多宝盒

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某个角落里,会不会也隐藏着“螺钿”的身影呢?它或许在静静的等待着我们的到来,为它拂去尘土,重新绽放绚烂的光芒。现在,寻找“螺钿”游戏正式开始,寻宝成功的小伙伴,可将本人与螺钿器物的合照发送至邮箱:nhbwg01@163.com。南南在线等候~

注:前五名投送照片的小伙伴,可获得【海边拾“贝”·手链】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