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首推文创食品
文创美食 品出文化味

2019年09月03日09:33 转自海南日报

匠心造出文化味

2018年4月,坐落在琼海潭门港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正式亮相,场馆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担纲设计,融合现代美学风格与中国文化元素,取义“丝路逐浪,南海之舟”。如今,这里已成为展示南海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保护南海文化遗产、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的综合性博物馆。

从建馆之初起,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就将文创产品开发放在重要的位置,截至目前,已经研发出了300余种文创产品,多款产品荣获省内外大奖。

如今,国内文博机构文创产品的开发早已是琳琅满目,作为文博类文创研发的领军者,故宫博物院的“上新”除了传统文创产品外,视频作品等都受到热捧。2018年底,故宫角楼咖啡更是横空出世,收获好评。现在,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故宫博物院官方网店购买到从文物中“走”出来的美食产品。

要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文创产品是一种重要的创新手段。南海文化是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最大IP(知识产权),在与高质量出品的博鳌亚洲论坛大酒店合作时,文化要素成为首要前提。

用本地咖啡研磨的南海特浓咖啡,咖啡师特意在奶泡上拉出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线条图;在海洋酷乐等别具夏日风情的饮品上,印有博物馆标志的巧克力牌也是别出心裁。

博物馆地处潭门渔港,海鲜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南海餐厅特别选用本地海鲜制作海鲜炒饭,并将其做成网红“锦鲤”状,在餐厅开业第一天便赢得不少人气。波纹绿茶芝士蛋糕设计师将“波浪”元素融入蛋糕设计。琳琅满目的文创美食让众多游客在美味之中感受悠远的南海文化。

海南本地名菜齐亮相

地处海南,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也希望这一道道海南本地美食能让人们通过饮食文化了解海南特色。

打开精心设计的蓝色系海洋风菜单,潭门海螺粉汤、大路牛腩饭、定安黑猪排骨饭、海南鸡饭、西沙海鲜饺子、万宁马鲛鱼饭,还有一款款精美的博鳌杂粮令人禁不住想要尝尝“海南的味道”。

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机构,担负着文化宣传科普的重要职能,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在参观完展览后品尝一道本地美食,通过如此“沉浸式”的体验,可以让南海文化留在脑海之中。

毗邻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酒店一方也拿出“博鳌芝士烤紫薯”“杨枝甘露”两款曾上过国宴的菜品,作为“博物馆网红美食”推出。

为了配合特色餐饮,博物馆还特别设计了独特的华光礁吉字套装餐具、满池娇青花纹样纸巾、印象七连屿马克杯,别具南海特色。

据了解,在“华光礁I号”的出水文物中,底部带有“吉”字的大碗比比皆是,“吉”字历来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博物馆特意采用“吉”字元素,制作瓷器餐具套装,器型以出水文物中瓷器的造型为基础又进行了微调,让餐具既带有文物自身造型韵味,又有着现代简约的风格。

满池娇青花纹样同样来自于馆藏出水瓷片, 这一代表性纹饰是元代典型的皇家御用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