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饰说︱春在诗行,亦在文物的盎然绿意间
春天是什么?
是枝头冒出的第一抹新绿,
是花瓣上跳动的第一缕阳光,
是喜鹊衔来的第一声呢喃……
而在文物的世界里,
春天更是被古人用匠心与诗意定格的美好瞬间——瓷器上的鸟语花香、画卷里的勃勃生机,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唯有牡丹真国色
清粉彩折枝牡丹纹盘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
清粉彩折枝牡丹纹盘,敞口,折腰,浅弧腹,圈足,线条流畅而优美。通体施釉,以粉彩装饰,绘就折枝牡丹图。一朵朵牡丹,花瓣层层叠叠,色泽鲜艳夺目。花蕊点缀其间,细腻而精致,仿佛能闻到那淡淡的花香。每一片花瓣都栩栩如生,仿佛在春风中轻轻颤动,尽显牡丹的雍容华贵。
桃花春色暖先开
清康熙广彩花卉纹品锅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
清康熙广彩花卉纹品锅,直口,深腹,腹部两侧饰板形把,圈足。附盖,盖折沿圆拱顶,置宝珠钮,钮饰菊花纹。外壁以红、绿、金等彩料装饰,盖面纹饰与锅体相似,绘松、竹、桃、牡丹等纹。桃花灼灼盛开,传递着春天的温暖,整体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纹饰有喜庆吉祥、长寿富贵之意。
水生看欲倒垂杨
清雍正广彩花卉纹盘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
清雍正广彩花卉纹盘,撇口,折沿,浅弧腹,圈足,造型简洁大方。口沿处有三个如意形开光,内绘花卉纹,色彩斑斓,盘心绘柳树、荷花纹。盘外壁绘三组花卉纹,与盘心和口沿的纹饰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春意浓浓的氛围。
声声喜语报春归
清铜胎画珐琅花鸟纹碗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
清铜胎画珐琅花鸟纹碗,敞口,弧腹,圈足,铜胎,施蓝色珐琅地绘花叶纹,碗内外壁均绘开光山水花鸟纹,碗中心绘白地花卉纹。喜鹊,自古便是吉祥与希望的化身。其灵动的身影轻盈落于枝间,姿态优雅,传递着春之喜讯。
牧童归去横牛背
清青花童子牧牛图盘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
清青花童子牧牛图盘,敞口,浅弧腹,矮圈足,通体施釉,以青花装饰。内壁绘花草纹,盘心绘童子牧牛图。春日里,柳丝轻拂,小鸟自在翱翔。牧童笑意纯真,骑着牛儿缓缓行于乡野间,身后小牛犊憨态可掬,好奇张望。画面勾勒出宁静和谐的乡村春景,笔触细腻,人物鲜活。
鹿鹤同春祥瑞到
清粉彩鹤鹿同春纹盘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
清粉彩鹤鹿同春纹盘,撇口,浅腹,圈足,盘内壁饰花卉纹,盘心绘鹤鹿同春纹。鹤鹿同春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之一。“鹤鹿”谐音“六合”,六合指天地四方、天下。六合同春意即天下皆春、万物欣欣向荣。民间巧用谐音,“鹿”取“六”音,“鹤”取“合”音,以花卉、松树、椿树等寓意“春”,组合成“六合同春”吉祥图案。
留连戏蝶时时舞
清铜胎画珐琅花蝶纹方壶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
清铜胎画珐琅花蝶纹方壶,铜质,整体呈方形,附盖。内外壁施浅蓝釉,壶腹正反两面绘开光花蝶纹,蝴蝶翩翩起舞,其余外壁均以缠枝花卉纹装饰,那缠绕的花枝,仿佛是春天的藤蔓,不断延伸,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盖呈圆形,四周向中间隆起,中置一宝珠钮,上绘缠枝花卉纹,与壶身的纹饰相互呼应,整体造型和谐统一。
春江水暖鸭先知
清草蓬鸭船图通草画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
清草蓬鸭船图通草画,画纸上悠悠春水率先映入眼帘,岸边嫩绿色彩初绽。瞧那水中,一群鸭子欢快嬉戏,时而把头扎进水里,时而扑腾着翅膀,似乎在迫不及待地感受春天的温暖。草蓬船静静泊于水面,船身随着水流轻轻晃动,整个画面充满春日和乐景象。
瓷器与绘画,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春天的魅力。它们不仅是古人智慧和技艺的结晶,更是我们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珍贵宝藏。每一件文物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古代春天的大门,让我们在欣赏它们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撰文:卢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