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纹饰说|明代瓷器上的瑞兽——麒麟纹

2024年11月29日15:36 文创信息部

在中国浩瀚的文化长河中,吉祥纹样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着历史的长卷。其中,麒麟纹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成为了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本期,我们将一同走进明代瓷器的世界,领略馆藏瓷器上麒麟纹的独特魅力,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艺术之美。

麒麟:神话传说中的瑞兽

关于麒麟的记载见于《礼记》:“出土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棷。”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麐(麟),牝麒也。”根据这些记载可知,雄的为麒,雌的为麟。传说中的麒麟麋身、牛尾、马蹄(有些史籍认为是狼蹄)、鱼鳞皮,头顶有一只角,角端有肉,口能吐火,声音如雷。传说麒麟性情温和,不伤人畜,不践踏花木,被称为仁兽。西凉武昭王在《麒麟颂》中赞麒麟道:“一角圆蹄,行中规矩,游必择地,翔而后处,不蹈陷阱,不罹罗罟。”

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麒麟纹多以主体纹样出现,并与火纹、云纹等辅助纹样组合,从汉代流传至今,被广泛装饰在玉雕、木雕、瓷器等领域。

尤其到了明代,麒麟纹在青花瓷器的装饰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民窑制品中尤为盛行。青花缠枝花卉麒麟纹盘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作。盘上的青花装饰构图精巧,麒麟端坐回首,周身火焰缭绕,神态威武,彰显出非凡的气势与力量。

此外,白釉双耳描金麒麟纹鼎式三足炉同样令人叹为观止。此炉口沿描金,通体施白釉,一面饰以麒麟纹,另一面则刻梵文种子字,代表阿弥陀佛,其工艺精湛,独此一件,极具收藏价值。麒麟纹的生动描绘与梵文的神秘韵味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这件瓷器的独特魅力。

而白釉贴金麒麟纹执壶,盘口,细长颈,溜肩,桃形扁腹略鼓,壶链如云,壶把弯曲,顶端饰有圆形梁鼻,胎质细腻坚硬,釉色甜白晶亮。壶腹部绘麒麟纹,身披鳞甲,通体贴金,金光闪闪,栩栩如生,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

科普小知识:贴金是陶瓷装饰的一种,即“金箔贴金”,亦称“戗金”。将金箔切割成所需形状,用类似树脂的胶粘剂贴在陶瓷器制品上,烧成后在其上涂一层薄釉,撒上细砂,入窑烧成。再覆盖一层金箔,并用短毛刷子敲打表面,使之粗糙,然后用一般方法施釉。

霁蓝釉贴金麒麟纹执壶,壶身为扁圆形,盘口,圆唇,细长颈,一侧附曲流,一侧附带状柄,颈部壶链与流相连,垂腹,腹部有桃型凸起,圈足,挖足不及肩。白胎,细腻坚致,胎体厚重。蓝釉,光亮,内壁及外底施白釉,外施蓝釉,裹足刮釉。颈部两组贴金“人”字云纹,腹部以白釉绘桃形框,内饰贴金麒麟纹,立体效果显著,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明酱釉白彩云龙麒麟纹盘,敞口斜弧腹,圈足稳健,器身施酱釉,内壁绘白彩龙纹,盘心则绘白彩麒麟纹,龙与麒麟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明代麒麟纹瓷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这些瓷器不仅展现了当时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审美情趣,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它们如同一扇扇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辉煌与繁荣。

撰文:卢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