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志|重生之我在南海博物馆当“明星”
嘿,大家好!这里有一些会“说话”的历史文物,它们可不是闹着玩的,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和经历。让我们一同倾听这些沉寂多年的声音,探寻它们背后的传奇吧!
NO.1 颜值担当
明珐华贴金镂空孔雀牡丹纹大罐
嗨,各位看官好!在下便是那明代的珐华贴金镂空孔雀牡丹纹大罐,别看我只是个大腹便便的罐子,我可是咱们南海馆的“颜值担当”!身材匀称,气质卓绝,一眼望去,便知我非同凡响。瞧,这双层设计,外壁镂空,内胆施以绿釉,还有“福”字款白釉小杯整齐摆放其中,既养眼又实用,打破了镂空瓷仅具观赏性的局限。匠人们巧施沥粉技艺,勾勒出繁花似锦的纹饰,吉祥富贵之意溢于言表。更妙的是,镂空处贴以薄薄金箔,牡丹与孔雀图案在光影下熠熠生辉!哦,对了,我身上的那处凸起白点,可不是瑕疵哦,那是海洋生物留下的印记,见证了我曾在海底500多年的沧桑岁月。专家们特意保留这一痕迹,就是为了让大家一睹历史的真容。怎么样,我这“颜值担当”是不是当之无愧?
NO.2 深海明珠
明青花八仙人物故事图大罐
你们好呀!我是从1500多米的深海里被挖掘出来的第一件宝贝!想当年,我在深海里默默无闻,没想到一出水,就熠熠生辉,成了大家眼中的焦点。我可是明代青花瓷器中的一员,代表着当时陶瓷工艺的高水平。现在每天看着这么多游客来参观,我真是觉得又热闹又幸福!
NO.3 年代揭秘者
明“丙寅年造”款红绿彩婴戏纹碗
哈喽,各位朋友!我是明“丙寅年造”款红绿彩婴戏纹碗。碗内底部绘有一幅仙人醉酒图,外腹部则是一群婴孩嬉戏的纹样,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重点来了,我的碗外底还有“丙寅年造”的红彩双方框字样,正是这一关键线索,为解开沉船年代之谜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可是出水瓷器中独一无二的带年款文物哦,有力证实了一号沉船属于明代正德时期。如今,我在馆内供人们驻足欣赏。在水里泡了那么久,我也算苦尽甘来啦!
NO.4 优雅象征
明素三彩象形执壶
大家好,我是一只以象形为身的执壶,背上还驮着一个宝瓶呢,寓意着太平盛世、五谷丰收。我在海底沉睡了五百多年,终于盼到了重见天日的这一刻。我不仅姿态优雅,更以身上稀有的素三彩而自豪。黄、绿、紫三色交融,和谐而又不失雅致,低温烧制的技艺更是让我散发出淡淡的韵味。我出水于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是水下考古发现中难得一见的“素三彩”彩瓷珍品哦!
NO.5 外籍宝藏
乌木
嗨,大家好!我是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遗址“浮出水面”的乌木。我的家乡在斯里兰卡、印度南部,还有美丽的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等热带地区。说起我的才华,那可真是多才多艺,做家具、乐器、精美工艺品样样都行,收藏家们对我爱不释手,药用价值也不容小觑。在明代朝贡贸易中,我可是大放异彩的“明星产品”。更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出现填补了我国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从国外进口回航的历史记录的空白,为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双向流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说完这些,您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来看看我的风采了?我在馆里静候您的光临哦!
撰文:卢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