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馆研学项目荣获2023年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
9月26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华文明研学旅游联盟、中国文化遗产传播中心主办的“2023全国文化遗产旅游案例和线路宣传展示活动”在广西桂林召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原创开发的“‘更’海牧渔系列研学项目”被遴选入“百强案例”,最终在百强案例中脱颖而出,入围终评30个案例名单。
“‘更’海牧渔系列研学项目”是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依托“做海——南海渔家文化展(海南)”策划实施的文化遗产旅游系列项目。该项目紧紧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路簿》,同时,充分利用、联动当地旅游小镇——潭门镇,实现博物馆展览与渔民故事的现实联动,利用文物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丰富游客旅游体验度,增强受众的海洋强国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更’海牧渔系列研学项目”涵盖“我们的更路簿”“耕耘祖宗海 传承做海人”主题课程、“寻访老船长研学之旅”“渔”你同行研学营、“更路簿的前世传奇”舞台剧以及“世代耕耘祖宗海 代代相传做海人”VR课程等多项活动,始终为观众解读和弘扬海南渔民耕海牧渔的技能、信仰和驰骋南海的无畏精神。
目前,已建立起面向青少年、成人的分众化研学体系,通过参观讲解、实践体验等形式,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实地寻访,使公众沉浸式体验互动。推出“编渔网包”“编渔网水杯袋”“藤编提篮”“沉浸式VR课堂”等多元化、主题式、分龄化的创新研学体验,不断针对受众群优化授课内容,丰富互动形式,原创寻“宝”手册和历史舞台剧;此外结合当地旅游市场,建立“渔家文化”主题研学游路线,该项目自推出以来,参与人数超3000余人次。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今后将始终充分依托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积极推进与旅游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人民美好生活。
撰文:孙梦圆、李白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