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导引︱走!跟我“穿越”回汉代去欣赏绚丽多彩的珠饰吧
9月8日,由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携手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只此绚丽——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汉代珠饰展”(简称“汉代珠饰展”)于南海馆北区二层8号展厅正式开展。
人们天生爱美,对于美的追求自古至今从未改变。珠饰,人体佩戴装饰之物品,便是人们在历史文化中对于追求美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今天,让我们从“汉代珠饰展”中穿越回汉代,一同深入去了解他们对于美的定义。
展览序厅
以色彩缤纷为开篇
色彩,是能引起人们共同的审美愉悦的、敏感的、最富表现力的要素之一。广州出土的汉代珠饰,色彩绚丽,色调丰富,细微变化多。从色系上分,就多达10余种。其中,玻璃珠占据广州出土汉代珠饰数量的九成以上,而玻璃珠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蓝色系、蓝绿色系和绿色系。
珠饰中的纹理之美,既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人文应用的杰作,有动物斑斓的皮毛、植物花纹年轮等,纹理作为形式美广泛运用于社会装饰的方方面面,与“珠”结合更是相得益彰。纹理附着露于珠面,明快质朴、耐人寻味,蕴藏秩序和韵律。
广州两汉时期的珠饰中,最能体现纹饰色彩的极具变幻者,非红玉髓和玛瑙珠饰莫属。红玉髓的许多珠体内部隐隐可见白色条带纹或细密如发丝的波浪纹,部分珠体中还掺杂深红、黑、白等斑点。而玛瑙纹理大都明显可见,既有同心层状纹带或各种花纹图案,也有色系相交的组合纹带等。
汉代珠饰展让“色”与“珠”相融,在赏心悦目中可让情绪得到舒展,能深入体会感受,让自我感触得以抒发。
以匠心制形创造美
人们欣赏美,故而竭尽所能创造美。珠饰制作工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成型、装饰和穿孔。宝玉石加工工艺流程中,钻孔工艺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工艺的复杂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域传统性和时代特征,从而为珠饰类样品的来源及断代提供重要的线索和证据。
通常,人体佩戴珠饰的穿孔方式分为3种:
1、自然成型,即天然形成的孔洞;
2、制作过程留孔,一般特指金银陶珠和绝大部分玻璃珠。只有少数体型较大的多面体玻璃珠采用宝石类制作工艺;
3、一般天然宝石珠饰钻孔,都是在成型后钻磨而成。单面钻孔和双面钻孔是两种基本的钻孔方式。
人造材质的珠饰离不开热加工技术,其材料需要人工淘炼而成,又经熔融、冷却等工序。其中,以玻璃珠的制作最为典型,数量也最多,另外还涉及到费昂斯、陶、金、银等材质。
以珠象征身份财富
考古发现的汉代珠饰,多出土于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的墓葬,显示墓主人的身份地位。绝大多数珠饰发现于棺位中部,即主人胸部至腰部之间,也有在头、足部的;应是主人穿戴于头、颈、胸、腕、足等部位的饰品。少数珠饰珍藏于奁盒中,应是墓主人生前心爱之物或专供陪葬,象征着财富。
汉代珠饰并非女性专有之物,在多座夫妻合葬墓中,男、女墓主人身边都发现了珠饰。其中,在M151男女共墓出土的珠饰中,包含了水晶、玛瑙、红玉髓、玻璃这4种材质。在女主人头部旁,有一块金饼,周围散落一串宝玉石珠,主要包含水晶、玛瑙、红玉髓三种材质,按照位置推断,应是女主人所有。男女主人共享的珠饰主要是大量的玻璃珠,以蓝绿色系为主,大致位于男、女主人的腰部或身体下半部分。
以珠为媒介传递美
爱美作为人类的天性,东西方皆是如此。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拓展,东西方的人们,以珠饰为媒介,互相传递、欣赏美,在交流互鉴中“美美与共”。
广州出土汉代珠饰中有一类奇石异物,虽然都来自域外,但早以我们熟知的形象深根于我们的审美之中。狮形饰,是域外传播而来的典型代表。另外,蜻蜓眼玻璃珠、马赛克玻璃珠、多面焊珠空心金花球等诸多器型和特殊工艺,石榴子石、绿柱石、琥珀等诸多原料,也都与文化传播和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有着或深或浅的关系。
因广州濒临南海之滨,是汉朝与东南亚、南亚交通往来的重要贸易港口。海外的奇珍异宝进入中国,首先在广东广州、广西合浦等沿海口岸登陆,再由此集散,辗转流传。
汉代珠饰中,部分为典型的中国本土起源的器型风格,如玻璃贝、耳珰、“七窍”塞、胜形饰等。玻璃贝在整个中国只出现于南越王墓中,属于广州的本土制作。其他器型,如耳珰、“七窍”塞、胜形饰等,使用材质较广泛,除了传统的玉和本土玻璃体系外,还有部分来自东南亚、印度、罗马等海外贸易而来的琥珀和其他玻璃体系、红玉髓等材质。许多本土工匠利用外来原料或技术,生产本土受欢迎的器型。
在古今时光的长河中,珠饰不仅承载着装饰的雅韵,更是文化与技艺传承的载体。现代珠饰,作为古今对话的桥梁,跨越时空,散发着那份从古代匠人手中传递至今的温润光泽与不朽匠心,它们送来时间的低语,述说着自古至今的故事,让古老技艺在现代光芒中得以延续,焕发新生。
观众参观展览珠饰互动科普区
交流与互动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珠饰,凝聚人类智慧结晶,反映人类当时审美意识,更有装饰仪容、彰显身份、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交换等多重属性;它们肩负着联通世界、沟通古今、传承文明、延续文化的使命。
撰文:李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