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最美志愿家庭丨梦想启航,小志愿讲解员的成长篇章(一)

2024年09月09日10:30

2024年寻找“最美志愿家庭”——“志愿+”教育活动(第五期)于7月14日至28日在我馆顺利举行,经过专家、老师们全面和专业的培训,荣获“最美志愿家庭”的孩子们可谓是收获满满。他们在暑期用学习到的知识和本领,为每一位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搭建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聆听那些关于勇气、责任与成长的温馨故事,感受那份来自小小身躯的大大能量吧!

培训心得体会

陈翌轩

今天,我参加了关于《八百年守候——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的讲解员培训,感到特别有趣,也长了许多见识。

老师带着我们走进了古代沉船的世界,让我们知道,原来在我们国家的南海,藏着那么多的秘密。我了解到,八百年前,一艘南宋时期的大船从泉州出发,结果在华光礁附近沉没了。现在,它重新出现在我们眼前,真是太神奇了!

在展厅里,我最喜欢的是那精美的瓷器,它们在水里泡了八百多年,还是那么漂亮。尤其是一些青黄釉大碗,上面还刻有寓意着吉祥的字样,让人看了就喜欢。我还知道了,古代的女子会用粉盒存放脂粉,这些粉盒不仅可作为化妆盒来使用,还可以当作爱情的信物呢!

最让我惊讶的是,古代人的造船技术好厉害!福船的设计十分巧妙,可以在海上平稳地航行。此外,我还了解到了,古代船只出航通常要借助季风,如果错过了季风季节,船只就要多等一年才能回家,非常的不容易。

这次培训,好像让我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八百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让我感到自己就像个小探险家,发现了许多宝藏。以后,我也要好好学习,了解更多关于我们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上岗的第一天

王振良

今天我早早就到达了南海博物馆,因为今天是我当志愿讲解员的第一天!

我讲解的内容是南海博物馆的第3号展厅“八百年守候——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的第五单元。我在展厅里左盼右盼,终于迎来了第一批游客,是一家三口。我马上打开麦克风,开始我精神饱满的讲解。在讲解刚开始时,我是有一点点紧张的,但慢慢地,我就进入了讲解员的角色,越来越流利地讲述出了本单元的内容。接下来的工作时间里,我为陆续出现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服务,他们认真倾听的神情,以及在我讲解后为我发起的鼓掌和表扬,都让我感到十分的开心和满足。

通过本期的寻找“最美志愿家庭”——“志愿+”教育活动,我不仅交到了许多朋友,还感受到了为人民服务的乐趣,并不断地在讲解的过程中增强了我的自信心!本次活动让我得到了非常可贵的锻炼机会,在活动中,我受到了多位老师的专业指导,不仅锻炼了我的口才,还提升了我的社交能力,同时,也让我对南海博物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希望之后我还能继续作为志愿讲解员,为更多的人讲述更多的南海故事!

我的收获

杨圣

这个暑假,是难忘且有意义的。

我报名参加了“最美志愿家庭”的工作,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小讲解员”,带给游客全面且生动的讲解。在考核前,我一遍又一遍地背讲解稿,练习发声技巧和讲解礼仪。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我会逐一记录并向老师请教,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地为我解答,并耐心指导我的站姿、走位、手势等形体动作。

付出努力总会有回报,经过不断练习,最终我们不负众望,顺利通过了岗前考核。我非常开心,每天积极地到3号展厅给游客讲解第四单元的内容,看到米兰姐姐能独立讲解三号厅的所有单元,我非常地佩服她。在大家的鼓励下,我积极地背完了三号厅的讲解词,热情地向游客讲解“八百年守候——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的故事。在工作过程中,随着讲解的深入,在我身边驻足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大家都听得很认真,有爸爸妈妈带着小孩的,有和我年纪相仿的研学团队,也有地理老师。讲解结束时,游客还会给我鼓掌,有的还为我竖起大拇指,在他们的目光中,我看到了鼓励,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其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奶奶,她叫钟慧玲,曾奔赴前线参加老山战役,被授予“模范卫生员”英雄称号,荣获一等功。退休后,一直热衷于公益事业。讲解完后,她拉着我的手和我分享着她的故事,还让我看了她的身份证,并热情地邀请我同她拍照留念。

在“最美志愿家庭”之旅中,我不仅结交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还近距离接触并了解了南海历史文化的魅力,以及各式各样让我目不暇接的丝路遗珍。展馆中的每一件展品都是南海历史的见证者,他们诉说着曾经的故事,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在这里,不但能拓宽知识视野,还能锻炼胆量和意志。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博物馆社教活动,为身边的人讲述更多南海故事。

你想当讲解员吗

郭奕成

你想当讲解员吗?我猜你肯定不想,因为这是一件非常花时间的事情。

讲解员的工作是讲解,要成为一名讲解员,必须要付出很多努力。首先在面试前就需要做好许多准备,在报名以后,就需要准备面试时的朗诵稿,并流利地背诵,然后还需要配合上合适的神情与动作,经过充分的准备,我通过了面试。在通过面试以后,还需要通过在展厅的现场讲解考核。在顺利通过考核以后,我得到了一份志愿者证书,在这之后就可以开始我的讲解工作了。志愿者证书来之不易,我拿在手中,心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讲解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人太多时,会让我感到有些害怕,或是遇到讲解路线上的设备出了故障,可能会让我的讲解中断。但这些困难都被我顺利克服了,比如说在人多的场合,我会让自己调整出放松的状态,又比如说在遇到设备故障时,就需要给观众以合理的解释,相信这些事情你也可以做到。

当讲解员,还有一些小福利哦,比如交通和餐食补贴。

说了这么多,你总想当讲解员了吧。

站在博物馆中央

刘米兰

走过大半个中国,见过温润如玉的瓷器,听过编钟在天地之间回响,在这些文物间穿梭的时候,我都在十分认真地听解员跟我们分享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

今年暑假,得知我有机会去南海博物馆做志愿讲解员的时候,我的心情是紧张、兴奋又期待,因为我终于有机会将文物背后的故事呈现给来馆的观众。

培训过程中,我们练习了吐字发音、讲解技巧、仪表仪态、现场展示等,课程结束的时候,才发现我原先对于讲解的认知远远不够,在博物馆培训老师一遍遍的示范和带领下,我才对讲解员的工作有了初步的理解和体验。

博物馆是连接人与文化的桥梁,讲解员则是桥梁上的引领人,培训老师告诉我们需要借助自己的讲解,赋予文物鲜活的生命力,使历史变得亲切且触手可及,也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文化、了解历史,让历史文化的璀璨光芒照耀在每个人的心中。

“上岗”第一天,一位观众问我,展柜里的华光礁Ⅰ号船板是什么木材做的,我才发现自己只顾上了解沉船上出土瓷器和船的构造情况,忽视了这些细节。

每讲完一场,我都要去补充和查阅自己此前对展厅中的文物没有理解透彻的细节,在原先讲解词的基础上,补充了诸如船板木材的介绍、龙眼朝向的意义、元青花的价值、黑石号上出水过唐青花盘等历史知识,此刻,在我心里,文物不再仅仅是文物,它所经历的,见证的历史在我眼中缓缓展开。

有一天,在讲解过程中,一位职业是历史老师的观众告诉我,听完黑石号的故事他才知道有唐青花,颠覆了他过去对青花瓷的认识时,我的努力,给游客带来了新的认识与感触,那一刻的我露出的笑容是甜的。这个暑假,能在南海博物馆做一名志愿讲解员的我,是幸福的。

供稿:公共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