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纪实丨不负“暑”光 满载而归 南海馆里的快乐旅行!
这个暑期
观众们的热情
犹如一抹炽热的阳光
点亮了南海馆的每一个角落
7月14日至8月25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推出海丝文化、渔家文化、自然科普、水下考古四大主题系列社会教育活动,累计开展47场次,参与人次达到4450人次。
南海馆专属充电之旅,让观众们满载而归!一起来回顾~
耕耘祖宗海 传承做海人
“帆船时代的海南渔民,如何前往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耕海牧渔的?”“在物资、技术匮乏的年代,他们又如何站峙行盘,保存食物,潜水作业,跨海贸易呢?”……
带着问题,孩子们走进“做海——南海渔家文化展(海南)”展厅一边观展听讲解,一边找寻答案。
课堂竞赛,头脑风暴来袭!
手编渔网包,体验传统技艺。
传承做海人的精神,向耕耘南海的每一位渔民致敬!
跟着郑和下西洋
随着《郑和航海图》的长卷徐徐展开,观众们跟随郑和船队的足迹,开启了他们的“航海活动”。
团队“作战” 拼图竞赛。
组装福船 传承非遗。
回顾海上丝绸之路的恢弘景象,感悟“一带一路”的生机活力。
深海直通车 考古显神威
“深海勇士原来是这样考古的!”今年暑假,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展“深海直通车 考古显神威”暑期系列社教活动,吸引了上百人参与。活动中,观众们直呼深海考古的“神奇”。
“潜入”深海,揭开水下考古的面纱。
了解深海出水珐华器,体验古代的“裱花工艺”。
用双手再现出水“珐华釉莲池纹梅瓶”,用行动走进深海考古的故事。
通过活动,观众们不仅收获考古知识,还强化了文化自信。
沉浸式互动,探馆寻“宝” 集“章”打卡
穿越历史,感知自然与人文的过往,以“寻宝”和“打卡”的形式,让观众们主动去探寻南海馆海丝文物背后的故事、探秘海中瑰宝珊瑚礁的神奇本领!
暑期虽已结束,但南海馆的“电量”依然为您保留,“充电”之行,不止一次,南海馆的“博物”充电站欢迎您常来!
撰文:李白帆、王一行、黎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