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博物馆里抛绣球?这个七夕,南海馆里这样过!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随着历史的发展,“七夕”被赋予更多美好的含义,成为极具浪漫色彩的节日。8月10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将推出“七夕雅集 不七而遇”七夕节系列社教活动,通过“绣球送福”“赛巧”“投壶”等方式为大家重现传统七夕习俗,一起度过这个浪漫节日。
壹
绣球送福
古时,绣球是青年男女用以表达爱情的一种信物,现也表达友谊、感谢并作竞技之用。寓意圆满、吉祥和希望的绣球究竟谁能接住?参与互动问答,还有专属七夕礼品领取!
【活动时间】2024年8月10日 上午场 10:30、11:00 下午场 15:00、15:30
【活动对象】18岁及以上(每场抛出5个绣球,无需报名,现场参与)
【活动地点】南区二层社教活动区
【活动流程】
1.游客可提前五分钟到现场等候;
2.接到绣球者需进行答题;
3.答题正确者可收到工作人员发放的领取礼物凭证;
4.前往南区二层社教活动区(礼品领取处)领取奖品。
贰
七夕民俗游园会
七夕又称“乞巧节”,在这天,女子们会进行各种乞巧活动,祈求自己能够拥有巧妙的技艺和卓越的智慧。南南精心准备了七夕民俗游园活动,快来感受这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吧!
投壶取巧
观众持箭位于投壶1.5米处,使箭投入壶中,在规定时间(60秒)内投中最多者获胜,箭可重复使用,工作人员确认后即打卡成功,加盖通关章。
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者,穿七孔针,用一根彩线连续穿过为巧。在规定时间(60秒)内完成视为获胜,工作人员确认后即打卡成功,加盖通关章。
钓巧果
食巧果是古代七夕的传统习俗,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是七夕的传统祭品和点心。观众需要在规定时间内(60秒)钓取5枚巧果,待工作人员确认后,加盖通关章。
【活动时间】2024年8月10日 14:30-16:30
【报名方式】关注我馆微信公众号,转发七夕推文至微信朋友圈,即可领取游园任务卡。
【活动对象】10岁及以上观众(60人/场,现场报名,领完即止)
【活动地点】南区二层社教活动区
【注意事项】上述三项活动不分先后顺序,报名成功即可参与。
温馨提示
1.参与方式:活动现场报名,无需预约(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2.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报满即止,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3.活动咨询电话:0898-62605666。
4.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教育课程(活动)由本馆自主研发设计,未经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目的、方式推广,不得销售、抄袭或使用,我馆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我馆可能采集并使用参与博物馆活动者的肖像(包括但不限于照片、视频),仅用于我馆对教育课程(活动)的推广。
5.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活动内容。
6.报名者参与相关活动视作同意我馆以上行为。最终解释权归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所有。
撰文:陈露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