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暨共建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室揭牌仪式圆满举行

2024年08月08日08:57 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

8月6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共建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室揭牌仪式于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圆满举行。湖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张晓云,湖北省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李奇,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辛礼学,及两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副馆长柯伟主持。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辛礼学表示,此次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和共建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室的挂牌,是在双方长期友好交流的基础上达成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平台,也是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南海人文历史、自然生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及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宣传阵地。在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持续发力,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提供坚实支撑。未来两馆将依托双方的资源优势,在文物互借、联合办展、学术研究和人员培养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交流合作。

湖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张晓云表示,湖北省博物馆是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非常重视文物保护。目前,湖北省博物馆已在漆木器、青铜器、陶瓷器及纸质文物方面形成四大文物保护特色。此次签约和挂牌将整合双方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对两馆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未来,双方将充分利用文物保护与修复平台,聚焦海上丝绸之路,特别是出水文物保护研究。希望通过规划和实施优质项目,推出卓越成果,并在文物保护、展示、利用、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同时,希望此次合作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下,能够在全国博物馆行业内树立文物保护的典范和标杆。

此次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和共建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室的挂牌,不仅为两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也为推动双方的文化传承和技术交流铺平了道路;通过实际行动和持续合作,进一步推动南海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同时为公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两家博物馆的合作将在促进区域文化交流、加强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的应用、以及培养相关领域人才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撰文:石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