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 | 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
邀您体验海丝新风尚!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
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将于10月12日至14日在海南博鳌举办,会议将邀请来自全国文博行业中的诸多专家、学者参会。
本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主办,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承办,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协办。
论坛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为主题,集中讨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发掘与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示”、“海南自由贸易港背景下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利用”三个议题,为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大博物馆邀您快乐启航
为配合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特意准备了“丝路扬帆 快乐启航”海丝主题社教活动。
各大博物馆汇聚一堂,究竟带来哪些新花样?
一起来看看吧!
1.福建博物院:海丝研学游戏
为了让青少年学习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福建博物院推出三款“海丝”主题研学互动游戏,分别为“丝路上的美食家”“百变南宋时髦精”和“乘风破浪的福船”。
三款游戏分别以丝绸之路上的饮食文化、被誉为南宋“丝绸宝库”的黄昇墓出土文物和海上丝绸之路上最具远洋航行能力的“福船”为切入点和参考依据,针对小学、中学和大学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受众群体,进行个性化定制开发。通过轻松愉悦的“游戏”方式,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程的理解和记忆,在寓教于乐中更好地传播历史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
2.中国航海博物馆:扬帆远航的福船
船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福船是中国古代四大船型之一,因主要在福建、江浙地区建造,因此称为“福船”。福船有吃水深、装载量大,结构坚固、操纵型好等特点,是古代远洋航行的主要船型,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过程中使用较多。
15世纪时,中国的造船工艺和造船技术领先世界,福船建造过程中就使用了榫卯结构、水密隔舱等先进的技艺,以及可逆风而行、有别于西洋帆的中国帆。中国航海博物馆将带来福船模型,观众可以亲手制作组装一艘福船,从而了解福船的结构和特点,感受它的魅力。
3.海南省博物馆:香从何处来
海南岛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馥乎其芬馨”的海南沉香。海南沉香成香过程艰难而漫长,稀缺而罕见,以其冠绝天下的品质,位列众香之首,被誉为“香中魁首”,是大自然赋予海南的天然瑰宝。
海南历史上素以贸香闻名海内外,苏轼谪居海南时写道:“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说明当时海南居民多以沉香贸易换取生活所需。在绵延的海上丝绸之路,香料的普及和传播,更是丰富了沿线国家人们的精神生活,衍生出独具特色的香文化,串联起连接东西方的“海上香料之路”。
“香从何处来”是海南省博物馆南溟学堂研学系列课程之一,本次活动中观众可现场体验制作香丸、线香等沉香制品,充分感受海南本土文化内涵,体会海南风物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独特地位与魅力。
4.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南海有瓷
海南省作为中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所发现的水下文化遗产数量居全国之首。在水下考古过程中,许多深沉水下的文物历经成百上千年后,早已破碎残缺。为了呈现出文物本身的样子,文物修复工作者往往需要耗时数月,将碎片小心翼翼地清理、收集起来然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才可能复原成从前的样子。
“南海有瓷”深海考古文物修复盲盒含6款(5个基础款+1个隐藏款),其原型皆来自于南海馆馆藏文物。集博物馆文化创意和社会教育于一体,观众们可以在现场体验文物修复的乐趣,感受南海宝藏与水下考古的独特魅力。
十大博物馆联袂呈现海丝市集
10月12日至14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将于南区二层文创销售区举办“海丝新风向,扬帆自贸港”文创市集活动。
活动以“海丝新风向,扬帆自贸港”为主题,邀请“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展示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品,交流共享自贸港建设与“文化+”融合发展成果。以最开放的姿态,创新的思维力量,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文化创新注入文创力量。
南海博物馆与您共赏诗画彩瓷
除了以上诸多活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还为大家保留了“诗画彩瓷——唐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长沙窑瓷器展”。
此次展览延续本馆“海上丝绸之路系列”主题,以长沙窑文物为切入点,精选本馆与湖南博物院唐代长沙窑相关藏品178件(套)展出,不仅为您描绘出长沙窑瓷器烧造的主要流程图,还复原了生产长沙窑瓷器的窑头场景,让您可以在现场通过近距离接触去感受瓷器烧制的过程。长沙窑文物以其灿烂多姿的釉色,丰富多样的器物品类,邀您开启一场大唐盛世之旅。
有重点、有看点、有内容、免费玩!
还等什么?快快参与其中吧!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字编辑:孙梦圆、潘冬燕、戴石、陈儿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