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说文解物 | 藏在文物里的中国传统色——古韵黄

2023年09月10日09:23 文创信息部

从瓷器上的那一抹赤红

到画卷上的氤氲水墨

从东方既白到晚山深浅青

日月朝暮,四季流转

草木鱼虫,服饰器物

处处皆有动人的色彩

这些纷繁独特的颜色里

不光有物象的特质

还蕴藏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与古老的文化积淀

继上期的中国红

本期分享“古韵黄”

中国传统色-古韵黄

在中国传统色中,“黄”是一个承载着诸多寓意的色彩:

黄,是象征尊贵地位的正统色;黄,是中国器物里的雅韵之色;黄,是中华传统美学中最神秘又充满活力的颜色。锲而不舍,鲜明耀眼,代表着历史文化中独特的精彩,是高贵尊严的象征,也是大地孕育的原色,更是一种血脉和骨子里的气魄。

色彩与文物碰撞又会有怎样的呈现呢?

古代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坪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拂郎”“发蓝”,是以矿物质的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原材料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合,分别加入各种呈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烘焙磨碎制成粉末状的材料后,再依珐琅工艺的不同做法,填嵌或绘制于以金属做胎的器体上,经烘烧而成为珐琅制品。其主要为皇帝生活及陈述之用,并作为高级礼品赏赐国外使臣、王公及国内大臣。

清代将珐琅制品推向了繁荣,画珐琅成为了这一时期的焦点。

清·铜胎画珐琅花卉纹方盒

清·铜胎画珐琅花卉纹方盒

长方形,圆角,盖身分离,铜胎,内外画珐琅,内浅蓝色,外黄地绘彩色花果纹。其造型端庄,所绘花朵俯仰盛开,其间点缀数朵各色小花,极尽妍丽,充满生机,立体感强。绘制细腻工整,色彩鲜艳夺目。

清·铜胎画珐琅缠枝花卉纹盒

清·铜胎画珐琅缠枝花卉纹盒

长方形,圆角,盖身分离,铜胎,内外施浅黄色珐琅,外饰黄地缠枝花卉纹。其设计精巧,造型秀美,在色地上绘花图案展现出了铜胎画珐琅之效果,枝蔓缠绕,寓有“年年富贵”吉祥之意。

清·乾隆画珐琅西洋人物纹瓶

清·乾隆画珐琅西洋人物纹瓶

瓶撇口,圆唇,短颈,溜肩,直腹,圈足。瓶身以黄色珐琅釉为底,颈肩部两圆形开光内绘花鸟图,开光外绘缠枝花卉纹,瓶身两开光内绘西洋人物故事图,开光外沿肩部一周如意云头纹,其余绘缠枝花卉纹,圈足绘卷草纹,底白釉,书蓝色“乾隆年制”楷书款。色彩鲜艳华丽、西洋艺术风格十分浓厚。

古韵黄

饱含着东方审美

和哲学智慧的中国传统色

既是世物的自然呈现

也是中国人诗意的视界

......

下期我们将介绍

藏在文物里的中国传统白色系

敬请期待

文字编辑:卢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