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馆参加第七届南海《更路簿》暨海洋文化研讨会
2023年8月14至15日,第七届南海《更路簿》暨海洋文化研讨会在琼海顺利召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藏品保管部赵珏琪参加会议并作学术报告。
会上,辛礼学馆长以我馆馆藏的六本更路簿为例,介绍了博物馆在更路簿保护、修复、活化、传承等各个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他指出: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一方面可以围绕“更路簿”纸质文物本体开展征集、保管、保护、修复、仿制、研究等工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陈列展览、研学活动、VR课堂、活态展示、互联网+文物动漫游戏等方式做好“更路簿文化”的阐释与传播。
源远流长的海洋文化根植于传统中华文明内,无惧艰险的探索精神亦渗透在中华民族的海洋基因中。“更路簿文化”蕴含着独特的历史意义、法理价值与文化精神,值得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基于博物馆在弘扬和传播“更路簿文化”方面的特殊优势,辛礼学馆长在发言中亦谈到:“我们要用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弘扬南海文化,让更路簿‘活’起来!”
藏品保管部赵珏琪则以我馆馆藏梁其锐《更路簿》中的7条海外更路为研究对象,用动态演示文稿展现了梁氏家族在南海及爪哇海上构建的航行、贸易网络,并通过版本比对的方式,向业内专家学者阐释了“自新州去琶里更”这一篇章的独创性。
“在(自新洲去琶里更)这条至少长达90更的航线上,以梁氏为代表的海南人开展了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武吉斯人、爪哇岛北岸居民等)的多方贸易,这在海南渔民的航海史、渔业贸易史上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例证。”赵珏琪探析航路的重要意义后,亦由衷感叹:“作为更路簿的研究者,我对他们的勇气和智慧是很敬佩的!”
8月15日,与会嘉宾到我馆进行学术考察,在宣教讲解员杨娜、孙积龙的相关讲解下,参观了“南海人文历史陈列”“八百年守候——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和“做海——南海渔家文化展(海南)”。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保护南海文化遗产、传播南海文化、弘扬南海文明,对于“更路簿”这一南海文化遗产更为重视,积极参与并协助开展与之相关的学术活动。在此,我馆谨贺本次研讨会圆满落幕,并祝愿《更路簿》及南海海洋文化的研究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