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云”上赏文物第九期 | 金兔献珍宝 文物贺新春

2023年02月07日09:49 藏品保管部

爆竹声声穿云霄,

又是一年春来到,

寅虎阔步向山林走去,

卯兔轻快地朝我们奔来。

新春的气息悄然而至,

我馆馆藏文物们似乎也感受到了新春的召唤,

想要用自己的方式给大家送去专属的祝愿。

清 黄花梨唢呐

唢呐声声响,来年步步高

唢呐是中国传统双簧木管乐器,具有发声穿透力强、富有感染力等特点,此唢呐为清代文物,由海南本土珍贵植物——黄花梨加工制成。唢呐声一响,来把新春闹,一曲《百鸟朝凤》,看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曲《全家福》,享阖家团圆,福满厅堂;一曲《社庆》,听欢歌笑语,喜迎新春。

元 青釉莲瓣纹双鱼洗

碧潭双鱼贺新春,红运五福庆余年

双鱼素有吉祥福禄之意,常作为纹饰出现在配饰、日用器物当中,寄托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与期盼。此洗出水于中国南海,器形圆润,釉色纯净,碗底饰有双鱼纹,注水于洗中,轻轻摇晃,可见水动鱼游,双鱼似在追逐嬉戏,又似争食抢物,置于青釉洗中,一幅碧潭鱼戏图仿佛就在眼前。鱼在中国传统语境中也有“年年有余”之意,元青釉莲瓣纹双鱼洗也用自己的方式,在向大家传递着“年年有余”的美好祝愿。

民国红木镶螺钿福禄寿插屏

春夏秋冬春为首,福禄寿喜福当先

福、禄、寿三星是我国民间最受欢迎的三位福神,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供奉,除了以塑像的形式出现,我们也常常能在年画,屏风等装饰品上见到福禄寿,正如这件民国红木镶螺钿福禄寿插屏,就将福禄寿绘于插屏之中,画中三神各执法器,并携一持莲童子,为天下苍生送去福气好运,画框之上还镶嵌有螺钿装饰,又多添了几分喜庆吉祥之意。大年初三正是迎财神之日,你瞧,福禄寿这不就如约而至了嘛。

民国牙雕“三羊开泰”图插屏

三羊开泰迎灶神,五福报喜送吉星

“三羊开泰”原为“三阳开泰”,因“羊”与“阳”谐音,故也作“三羊开泰”,《宋史·乐志》有言:“三阳交泰,日新惟良。”三羊开泰寓意着吉亨兴盛、风调雨顺。此插屏为牙雕,体积小巧,做工精致,一面刻有三女奏乐图,另一面则刻有三羊嬉闹食草图。大年初四是迎接灶神的日子,又称“羊日”,故又有“三羊开泰迎灶神”的说法。

现代李可染牧牛图立轴

财神如约至,勤劳勿缺席

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勤劳的象征,人们常用“老黄牛”来形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李可染作为画牛大师,所绘的这幅牧牛图更是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牛勤劳苦干的特质,画中牧牛童背着斗笠,站在老牛背上折梅花,而脚下的老牛则低头吃草,童子的稚嫩与老牛的沧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画中的梅花又与这一人一牛相映成趣,乡土风情与童真稚气在此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俗话说大年初五迎财神,这幅牧牛图似乎也在告诉着我们:供财神勿忘勤为先。

唐 陶马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强健、激情与向上,寓意马到功成、飞黄腾达。此陶马为出土文物,马首微敛,马颈弯曲,似在计量着前路之长;戴辔头,嵌攀胸,饰璎珞,配鞍鞯,一幅整装待发的神态;马腿健硕,马尾细长,善奔跑而无惧坎坷,行千里而不畏艰辛;眼神坚毅,目光如炬,似要踏遍万里河山。大年初六是“马日”,唐陶马也在祝愿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马到成功、一马当先!

元青花“寿”字纹小碗

福寿安康春常在,平安喜乐景永存

长寿安康这一美好愿望早已烙印在我们的基因里,与“寿”字有关的文物历朝历代均有发现,元代青花瓷中更是有大量绘有“寿”字纹的瓷器被发现,这件元青花“寿”字纹小碗便是其中之一。此碗出水于中国南海,碗心绘有“寿”字纹,寓意延年益寿、长命百岁。初七是年假的最后一天,很多人即将回到工作岗位开始新一年的工作,无论工作多辛苦繁忙,也要保重身体,元青花“寿”字纹小碗也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长寿安康、福禄常在。

拟稿人 | 文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