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南海 逐梦深蓝︱“文物里的思政课”走进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2025年10月14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携手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联合开展“潮起南海 逐梦深蓝”——“文物里的思政课”暨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1000余名学生在互动式体验的蓝色思政课中,近距离探寻南海奇珍,领略海丝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开讲的“文物里的思政课”中正式拉开帷幕。辛礼学馆长围绕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调查工作,叙述中国水下考古发展历程,以“向海图强”文化基因为核心,剖析深海文物中的“思政元素”,为师生带来兼具专业度与思想性的生动课堂。
活动现场,“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与“南海‘鲸’灵——馆藏鲸类标本展”等流动展览同步开启。学生们近距离驻足参观,讲解员结合珍贵考古资料与图文展板的生动讲述,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了南海水下文化遗产的厚重历史与海洋生态的丰富多样。
实物展品展示区的气氛更是热烈。学生们通过零距离观察文物复仿制品与海洋生物标本,感受到南海独特的生物物种,惊叹于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载人潜水器模型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目光,更激发了他们探索深海的好奇心。
集章册打卡、冰箱贴DIY、文物修复盲盒体验等多个手工实践互动区成了整场活动的焦点。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充分发挥创意,用彩笔在冰箱贴上绘出南海文物元素,集章册上的每一枚纹饰都记录着学生们对文化探索的印记。
在一阵阵欢声笑语及喝彩声中,学生们心有灵犀地传递拼图、比对位置……成功挑战“郑和航海图”,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学生们手持盲盒,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装,取出“文物碎片”,按照工作人员指导的步骤进行清理、拼接、复原。过程中,大家专注投入,不仅化身“文物修复师”,在亲手操作中体验文物修复的独特乐趣,还进一步了解到南海宝藏的历史价值与水下考古的探索魅力,切实感受到深海考古背后的文化底蕴。
未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将继续与更多学校携手,推进“流动博物馆”系列活动常态化、持续化、多元化发展,让博物馆真正成为众多学校思政教育的社会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