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预告︱这才是古老东方动物纹饰的正确打开方式
暑假到了,南南也有新展要来啦!
“瑞兽祥禽映华夏——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动物世界”展览将于7月18日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展,这场暑期的灵动之展,将给观众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献礼。
展览海报
该展由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主办,安徽博物院、福建博物院、贵州省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蚌埠市博物馆和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协办,共展出10家博物馆的233件(套)文物。
展览效果图(以展览现场实际效果为准)
在中国古人的认知里,动物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生灵,更是文化、信仰与智慧的载体。展览将以《尔雅》中关于动物分类体系的虫、鱼、鸟、兽四大分类为依据,向观众介绍各类动物(包括古人想象的“神奇动物”),展现古人对动物世界深刻理解的印记,传递那些关于生命、力量与美好的古老传说。
《尔雅》书籍
知识小课堂 | 何为《尔雅》?
《尔雅》乃辞书之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基础科学书籍。由东周至汉代的学者们编集而成,收字13000多个、词4300余条,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乃至人际关系,堪称我国最古老的百科全书。《尔雅》也是世界上最早将形形色色的动物按其固有性状进行分类的论著之一,将动物归为五大类,列为《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五篇。其中,《释畜》强调人类家化畜养动物的特殊意义,所涉及的动物可归入其他四类中;因此,《尔雅》的动物分类体系应为虫、鱼、鸟、兽四大类。
清·景德镇窑康熙款斗彩花蝶纹盘 福建博物院藏
清·圆雕白玉蛙 江西省博物馆藏
西汉·铜鱼杖头饰 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藏
西汉·椭圆銎蝌蚪纹铜斧 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藏
清·龟鹤形铜灯 蚌埠市博物馆藏
清·雕蟹形青玉带扣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清·透雕莲花鸳鸯玉牌 贵州省博物馆藏
在展览中,你将看到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千姿百态的昆虫带来的浪漫而美妙的“众虫世界”;你将了解到被古人归为“鳞介之类”(即体表由鳞片或甲壳覆盖)的那些动物,感受他们“如鱼得水”般的丝滑世界;你将欣赏到古人最重要的崇拜动物之一的鸟类动物,它们带着您“飞”进鸟文化的“天堂”深处,去揭开它们被赋予了不同“性格”的神奇面纱;你将走进“百兽世界”,领略兽类动物的“文雅”“忠诚”“凶残”“狡猾”等特质,认识到古代“兽文化”独具特色的力量和魅力;你还将见识到“神奇动物”的奇幻模样,在这些或代表吉祥象征、或成为统治阶级符号、以丰富的想象力塑造而成的形象中所蕴藏的许多特别意义。
西汉·虎豹噬牛铜扣饰 云南李家山青铜博物馆藏
清·狮子踩绣球铜香熏 海南省博物馆藏
东汉·陈氏双龙铭文铜镜 福建博物院藏
清·顺治青花麒麟芭蕉瓷罐 贵州省博物馆藏
大千世界,万物共生,生生不息。古人眼中那个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串联起人与自然、动物之间紧密相联的命运之线,它从古至今,维系着我们与自然生物的情感,见证着人类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坚持不懈的探索。
展览名称
瑞兽祥禽映华夏——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动物世界
展览时间
2025年7月18日至10月18日
展览地点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北区二层8号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