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防线,守护文化瑰宝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202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圆满收官2025年6月是全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紧紧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有效提升全馆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全馆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动员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我馆制定了详实的专项活动方案。6月6日,辛礼学馆长主持召开馆务会,对“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动员部署。会议要求各部门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全体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契机,确保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深化教育,提升安全素养
(一)急救技能“人人会”
6月16日(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及6月23日,我馆特邀琼海市红十字协会应急救护培训师来馆,为全体干部职工分别开展了两场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和心肺复苏(CPR)的“理论+实操”专项培训,共计222人通过培训并取得相关培训证书。通过专业指导与亲身体验,大家熟练掌握了急救要点,为应对突发健康安全事件增添了有力保障。
AED/CPR理论实操培训现场
(二)专业知识“强内功”
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当天,我馆还邀请海南省应急管理厅专家,结合博物馆工作特点,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题培训。专家通过剖析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要点及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知识,切实强化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与风险防范能力。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现场
(三)消防知识“提技能”
6月6日及24日,我馆分批次组织开展了消防知识与器材使用实操培训。培训对象涵盖展厅施工工人、影院工作人员、各部门及物业、安保公司新入职人员,共计33人参训。通过本次培训,参训人员熟悉了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疏散逃生路线,切实将消防技能转化为应急自救能力。
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培训现场
三、立体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活动期间,我馆充分利用馆内资源,开展全方位安全宣传。通过悬挂主题横幅、电子屏滚动播放安全标语与知识、更新安全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让安全理念随处可见、深入人心。同时,组织员工集中观看火灾警示教育片,以案为鉴,敲响安全警钟,营造了“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标语宣传
观看火灾警示教育片
四、实战演练,锤炼应急能力
(一)消防疏散“以练验真”
6月27日,我馆在4号展厅“飞阅南海”飞行影院模拟火灾场景,组织开展了消防应急疏散演练。警报响起后,工作人员反应迅速,按照应急预案有序引导“观众”疏散。同时,现场人员熟练操作消防器材进行初期灭火,并与监控中心、微型消防站紧密联动,有效检验了预案、流程的可行性和人员的快速响应与协同作战能力。
演练前动员部署
人员疏散
微型消防站人员进行灭火
疏散集合点进行演练总结
(二)防汛防台“早绸缪”
6月30日,我馆组织了防台防汛应急演练,重点检验应急响应启动、抢险救援、物资调配、协同应对关键环节。有效提升我馆应对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的应急处置能力。
防台防汛演练现场
五、隐患排查,筑牢安全根基
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我馆聚焦重点区域,开展了专项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对消防设备、疏散通道、展厅施工现场等关键区域进行检查。检查人员逐一检查灭火器、消火栓状态;严格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细致检查施工现场作业防护措施及物料堆放安全。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并严格复查,确保隐患闭环管理、彻底消除。
展厅施工现场检查
消防设施设备检查
本次“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全馆干部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有效提升我馆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实战能力,为守护馆藏文物安全和观众参观安全筑牢了坚实防线。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我馆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持续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着力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全力保障博物馆安全、平稳、有序运行,为观众创造安全、和谐的参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