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纹饰说︱威风凛凛狮子纹,丝路交融传千秋

2025年05月06日15:58 文创信息部

狮子作为百兽之王,其威武凶猛、优美健壮的体态令人敬畏和崇拜。

中国狮子文化肇始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其艺术形象也在历史的更迭与传统工艺中逐渐沉淀,抽象的“狮子”概念逐步转化到具体饰有狮纹的器物。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入狮子纹的奇妙世界,领略它别样的风采。

一、狮子纹的起源

狮子并非我国本土所产的动物,它原产于非洲、西亚等地。但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狮子作为一种珍奇异兽传入了中国,很快便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并逐渐融入到艺术创作之中,狮子纹也就应运而生了。

最初,狮子纹多出现于宫廷及贵族的装饰里,彰显着威严与尊贵的地位,而后慢慢在民间也流行开来,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纹样。

二、狮子纹的应用

狮子纹中的狮子形象可谓千变万化。有的呈现出威风凛凛、张牙舞爪的姿态,尽显王者风范;有的则相对温顺,蹲坐着或是嬉戏玩耍,憨态可掬中又不失狮子本身的英气,透着别样的灵动与活泼。

1 瓷上乾坤

明珐华绿釉狮子花卉纹大罐以独特珐华工艺制成,罐身之上,雄狮昂首挺胸,鬃毛飞扬,双爪戏耍绣球,与缠绕的花卉纹饰相得益彰。其灵动的身姿勾勒出活泼俏皮的动态,尽显盎然趣味。

明珐华绿釉狮子花卉纹大罐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出水

明青花狮纹碟则以简洁流畅的笔触,勾勒出身姿矫健的狮子,青花发色浓艳,画面充满动感。

明青花狮纹碟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出水

明青花双狮绣球纹蝶,双狮围绕绣球嬉戏,线条流畅生动,寓意“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

明青花双狮绣球纹蝶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出水

而清代则更注重细节刻画,清青花釉里红狮子戏球纹盘,以青花绘狮身,釉里红点缀,色彩对比鲜明,工艺精湛细腻。

清青花釉里红狮子戏球纹盘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

2 木雕雅韵

在木雕艺术中,狮子纹展现出立体的生命力。民国金漆木雕狮子以细腻的刀法雕刻出狮身的起伏,金漆装饰使其威风凛凛,既展现了工匠的精湛技艺,又赋予狮子祥瑞之气,常作为建筑构件或家具装饰。

民国金漆木雕狮子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

3 织绣华章

民国红地“狮子戏球”桌旗以刺绣工艺匠心打造,桌旗以鲜艳红绸为底,以金线勾勒出狮子与绣球图案流光溢彩、喜庆热烈,取“狮”“事”谐音,寓意“事事如意”,常作为节庆场合的点睛装饰。

民国红地“狮子戏球”桌旗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藏

三、狮子纹的寓意

祥瑞象征

狮子自古就被视为祥瑞之兽,人们认为它能够驱邪避灾,守护一方安宁。所以在建筑装饰、器物雕刻等诸多地方出现狮子纹,都是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望它可以为家庭、为家族带来吉祥如意,让灾祸远离。

权力与地位的体现

威风八面的狮子形象,也常常与权力、地位联系在一起。在古代的官府门前摆放的石狮子,还有宫廷用品上所刻画的狮子纹,无一不是在彰显着统治阶层的威严与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一种无声却极具震慑力的权力象征。

狮子纹跨越两千年时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也是传统工艺的匠心凝练;既是守护安宁的祥瑞符号,更是彰显权威的有力象征。

威风凛凛的狮子纹,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永恒闪耀,持续诉说着属于东方的美学传奇。